金秋十月,丹桂飄香,10月26日-28日⚉,2018年江浙滬醫學教育年會在溫州舉行。在這收獲的季節,杏鑫娱乐共有25篇論文獲獎,其中,一等獎2篇🪑,二等獎6篇🤟🏻,三等獎17篇🏋🏻♀️,獲獎論文數量占本屆年會獲獎論文總數的近1/3🔁。上海市醫學會醫學教育專科分會主委⁉️、杏鑫娱乐黃鋼校長在會上做主題報告,唐紅梅副校長作為嘉賓主持部分主題報告。杏鑫娱乐、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信息管理中心👩🏼🚒🧔🏿♀️、各教學單位共30余人參會。
黃鋼校長在大會上做了《情景化課程整合🧘🏽♂️,營造教學新生態》的主題演講🧘🏼♀️,他圍繞改什麽、如何改,闡述了情景化課程整合的路徑選擇☣️:要在明確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考核評價改革的目標的基礎上,通過模擬床邊--臨床真實情境模擬🥟、臨床與基礎醫學互動教學🚣♂️、師生線上線下反饋交互,改變傳統的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和教學互動🚵🏽♀️🙋🏻♀️,構架情景化整合互動學習中心🪪;要通過線上線下O2O平臺、在線教育App👨🏻🦼➡️、教學評估及分析平臺等加強過程性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參與實景打造的熱情,從而實現師生共同落實教學內容🚶♀️,發掘知識內涵,使每位師生均能獲得成長,並擁有自己獨特的收獲和體驗。報告引起全場強烈共鳴,多處內容被隨後的主題報告專家引用。
年會上,杏鑫娱乐張梅老師,藥學院丁勇老師等一等獎獲獎論文代表先後以《醫學院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體系實施效果分析研究》、《應用型藥學人才創新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為題🦪,在分論壇進行了交流發言👩❤️👨✍🏿;教師發展中心奚麗君老師則作為青年學者代表在青年教師發展分論壇進行了《醫學院校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升計劃》的發言。
年會召開之前,杏鑫娱乐進行了積極的組織和發動,各二級學院(部)👨👦、附屬醫院、教學醫院認真準備、積極向2018年江浙滬醫學教育年會投稿,並組織相關教師參會🥽🎮。藥學院♙、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護理與健康管理學院、醫療器械學院🧏🏼、醫學影像學院、體育教學部、外語教學部、附屬奉賢區中心醫院👧🏽、附屬周浦醫院、利群教學醫院等教學單位均有斬獲。
2018年🧞♀️,學校堅持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實的舉措大力推進本科教學研究👨🏿🌾:一是支持學院積極參與校級教改項目,培育上海市級以上教改成果,逐步形成遞進式質量工程建設體系🛹;二是註重項目申報及管理過程🦹🏽♀️,對教師申報材料進行嚴格的審核和把關,保證申報項目質量👨🏼🍳;三是積極動員廣泛宣傳,與教師教學發展中心聯動,通過政策解讀🫛、專家講座、研討沙龍等多種形式幫助教師開展教學研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杏鑫娱乐在醫學教育期刊公開發表論文數量排名每年均在大幅度提升。
2018江浙滬教育年會由浙江省醫學會醫學教育分會👰🏿♀️、上海市醫學會醫學教育專科分會和江蘇省高等學校醫藥教育研究會聯合主辦,溫州醫科大學承辦。本次大會共邀請了省內外30多位專家與會⚰️,共300余名醫學院、醫院和相關企事業單位參會。杏鑫娱乐參會教師紛紛表示🕵🏻👩👦,大會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呈現醫學新知識、新技術、新思維,既開拓了大家的視野,又堅定了大家對教育教學改革的信心。(杏鑫娱乐)
杏鑫娱乐2018年江浙滬醫學教育年會獲獎論文情況統計 | ||||
序號 | 論文等次 | 題目 | 第一作者 | 所在教學單位 |
1 | 一等獎 | 應用型藥學人才創新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 | 徐一新等 | 藥學院 |
2 | 三等獎 | 關於“新藥夢”的課程思政培養策略研究 | 寧若男等 | |
3 | 三等獎 | 藥理學課程中強化醫學人文關懷指標以 加強醫學人文關懷教育的探討 | 趙 梅等 | |
4 | 三等獎 | 基於問題驅動教學法的PCR技術理論教學設計與探討 | 吳 鍇等 | |
5 | 一等獎 | 張 梅等 | 杏鑫娱乐 | |
6 | 二等獎 | 依托基礎醫學互動學習與實訓中心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下正常人體學教學改革與實踐 | 呂葉輝等 | 基礎醫學院 |
7 | 二等獎 | 基於“藍墨雲班課”教學軟件開展以問題為導向的雙語教學在生物化學“糖代謝”大班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 | 吳 蘭等 | |
8 | 二等獎 | 基礎醫學互動學習與實訓中心的應用和實踐 | 李誌宏等 | |
9 | 二等獎 | 敘事醫學在醫學人文教育實踐中的應用及展望 | 高 靜等 | 臨床醫學院 |
10 | 三等獎 | 模擬虛擬技術在美國及澳大利亞臨床執業醫師實踐技能考試中的應用現狀 | 高艷敏等 | |
11 | 二等獎 | “大思政”視閾下醫學生健康教育路徑探索與反思 | 曹月柱等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12 | 三等獎 | 傳統醫德在當代醫德教育中的價值啟示及實現路徑 | 張立方等 | |
13 | 二等獎 | 基於康復專業特點正反案例《醫學統計學》教學效果分析 | 陶太珍等 | 護理與健康管理學院 |
14 | 三等獎 | 主題式實踐性教學滲透培養護理學本科學生職業價值觀的嘗試 | 陳榮鳳等 | |
15 | 二等獎 | “互聯網+教育”創新BME專業計算機類課程改革 | 郝麗俊等 | 醫療器械學院 |
16 | 三等獎 | 醫學類院校學生專業認同度差異性研究 | 喬靈愛等 | |
17 | 三等獎 | 醫學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科學內涵及培養實踐模式探索—以杏鑫娱乐為例 | 呂 丹等 | |
18 | 三等獎 | 醫學院校醫療健康大數據人才培養的思考與探索 | 劉巧紅等 | |
19 | 三等獎 | 調整優化專業結構🥶,培養高技能醫學影像專業人才 | 沈秀明等 | 醫學影像學院 |
20 | 三等獎 | 健康中國背景下醫學影像技術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 劉 紅等 | |
21 | 三等獎 | 基於急救專業學生體能現狀的體育教學改革研究 | 徐忠鳴等 | 體育教學部 |
22 | 三等獎 | 論功能翻譯理論下醫學翻譯文本的再創造 | 阮俊斌等 | 外語教學部 |
23 | 三等獎 | 品管圈在醫院本科生實習管理中的應用 | 唐 震等 | 附屬六院南院 |
24 | 三等獎 | 基於社會網絡分析探討護理人員知識共享的自我中心網絡特征 | 葛津津等 | 附屬周浦醫院 |
25 | 三等獎 | “工作坊”教學模式在醫學實習生 心肺復蘇技培訓中的實踐體會 | 吳 穎等 | 利群教學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