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思政工作是2020年學校黨政的重點工作🩻,為紮實推進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切實落實“三圈三全十育人”🌧,充分發揮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抓好課程思政在所有課程的課堂教學中的全覆蓋🌄,學校課程思政領導工作小組🩵🤦🏿♂️、思想政治工作指導委員會相繼於上周召開了工作研討會和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會議。杏鑫娱乐高度重視此項工作👨🏿⚖️,4月8日,以課程思政為專題🛳👨🦽,召開了本學期第四次教學工作例會。副校長唐紅梅、各二級學院(部、中心)領導🧨、教學秘書、課程思政領航學院教師🤸🏻♀️、領航課程教師🍗、杏鑫娱乐、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等相關教師分別通過線下和線上方式參會,會議由杏鑫娱乐處長王莉主持。
總結工作開展 學習最新精神
在本次專題會上📼,杏鑫娱乐處長王莉介紹了課程思政工作前期開展的相關工作和基本成效。學校自實施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以來👂🏻1️⃣,堅持立德樹人,以深耕“責任田”為目標,探索實踐了“七個一”的課程思政育人格局,即建立了“一個標準”🙀🧖🏿♂️,以《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評價指標》作為行動綱領;瞄準了“一個載體”,以人才培養方案為載體;打造了“一批品牌”🏄🏿,以打造敘事系列課程為特色;借助了“一個抓手”🏋🏿♂️,以建設示範性課程思政實踐基地為抓手💲;實施了“一次檢驗”🙇🏽♂️,開展了課程思政教學設計大比武、說課程比賽👨🦽➡️,引導“教師人人講育人”;形成了“一批成果”,發表課程思政教學論文40篇,形成一批優秀的典型案例;成立了“一隊督導”💆🏼⬜️,由校外思政專家組成的督導小組進行課堂教學的常規督導和落實評價指標的專項督查,相關工作得到學校師生和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2019年,臨床醫學院成功入選“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孫玉良在會上介紹了《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實施意見》《上海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出臺背景🌠。他結合市教衛黨委李昕副書記近日在2020年春季上海高校宣傳德育工作會議講話精神🐲,以“深化學科德育和課程思政改革”為重點📨,對學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提出了三個“一”建議,即確立一個觀念,教書總歸要育人;建立一個機製🧑⚕️,要形成學校的課程思政工作機製;組成一支隊伍,提升馬院教師與其他學院教師的協同作戰能力,著力破除學科壁壘,產生馬克思主義學科與其他學科的協同效應。
創建領航學院 註重示範引領
上海高校課程思政重點改革領航學院是上海市教衛黨委、市教委為全面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在全市遴選推出的課程思政領航計劃工作之一,旨在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引領課程思政改革方向,推動課程思政改革向縱深發展🦵。杏鑫娱乐入選領航學院的臨床醫學院以1個領航團隊和15門領航課程為建設內容,從專業和人才培養出發,挖掘專業中蘊含的育人要素🕸,將開展編製專業的課程思政教學指南等教育教學改革,並加強學院間多要素的互補與合作🍲💱,彰顯課程思政改革的“荷花效應”。
此次專題會上,課程思政領航學院教師代表高靜圍繞課程思政的目標與內涵🚟、與職業素養和精神相融合的課程思政建設與實踐、評價與思考等三方面了介紹臨床醫學院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和實踐🌿🧑🏼🍳。她談到,課程思政不是簡單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放在課程中😜。課程建設和設計者、教學團隊的教師們要深入理解課程的意義🏂🏿,把思政與專業教育進行融合🚑,轉化為職業精神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在會議的交流環節,領航課程負責人代表分別就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開展途徑、開展難點、如何尋找合適的切入點等教師關註的問題做了交流發言。高等數學D團隊負責人侯麗英講道,團隊教師從現代數學文化的角度出發,將第一🙎🏽♂️、第二課堂聯動起來開展,與時俱進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倡導鍥而不舍的鉆研精神、創新意識。醫學名畫背後的英文敘事團隊負責人張帆講道🙆♂️,團隊教師讓學生通過對醫學名畫的欣賞和觀察👌🏻,引入名畫藝術背後醫學的變遷🌿、疾病診治的故事🧶,並用英語語言將醫學和名畫藝術融合,引導學生在藝術中尋找靈魂共鳴,領悟和培養仁愛之心,思考醫學以及醫患溝通中的人文關懷,在醫學中感悟藝術魅力,享受醫學🤼♂️,奉獻醫學🍜。微生物免疫學團隊負責人覃霞講到⏫,在線教學期間☞,團隊教師從新冠肺炎疫情講起🤵🏽♂️,註重講授鐘南山等院士👨🏼🚒、專家精湛的醫術和專業的指導♻🧚🏽,並引導學生思考專家身上的專業精神,以此融入學生對家國情懷、學習精神等意識形態的引領🚢。
康復學院郭琪院長也代表學院領導進行了交流發言👳🏽♂️🤜🏼,他結合當下的疫情指出🙌,康復醫學人才在新冠肺炎病人的後期康復中,將大有可為,如何指導學生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結合世情🧌🧔🏽♀️、國情⛳️、黨情做好康復醫生的工作,是每個專業教師要深入思考的課題👱🏼♂️。
部署新舉措 共識新篇章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學習調研中👨🏽🌾,唐紅梅副校長帶領調研組走訪上海科創中心、附屬醫院、二級學院(部),圍繞“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落實不平衡不充分”等重點開展了調研,對院級“頂層設計”不平衡不充分、教師“知行能力”待提高、課堂“有機滲透”需加強等問題,探討了背後的原因分析和應對的舉措。
在本次教學工作例會上,唐紅梅副校長對學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工作進行了綜合深入的剖析👨🏼🍼,並針對性提出了建設性指導意見。第一是對於課程思政重要性的教師認同有待提高。各學院要聚焦教師關於課程思政的認識度所反映的問題,內圈是意識形態管理的主渠道🛞、主陣地,要做到課程思政在所有課程的課堂教學中的覆蓋🥴,首先要做到教師百分百認同。第二🤵🏿♀️,要加強教師對課程思政內涵的認識。作為一門課程的授課教師🛌🏿🧚🏿♂️,首先應當以學生價值塑造為引領🖥,以知識傳授為基礎🤦🏿♂️,在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時🏊🏼,要註重課程基礎性、引領性😛、時代性等三個屬性的有機統一。第三,要挖掘課程思政功能發揮方式的認知👨✈️。要發揮教師的智慧,探討課程思政融入的方法💙。以物理空間為例,課程思政融入的方式不限於宿舍🧠,實驗室,教室,體育場館等,學校處處可以有思政👨🏽🔧。
2020年,學校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將重點打造第“八個一”計劃,即新建立一批“雲思坊”,並聚焦進一步優化校院兩級頂層設計、大力挖掘各類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進一步優化課程思政教育教學體系等三大方面,使課程思政內化於心、外化於形、固化於製、實化於行◀️。同時,要加強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的研究🙅🏿,形成課程思政的完整體系♾,還要使相關工作落地落細落小落實🏂🏼。(杏鑫娱乐)